养鱼池塘的溶解氧一般来自三个方面,一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;二是水中溶解的氧气从大气中扩散;三是人工机械冲水或施药增氧,三者通过光合作用增氧多。同时,池塘生态溶解氧的消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物理作用向空中逸散;二是水中某些物质的化学反应消耗;三是水生生物呼吸、有机物分解、底质等生物作用消耗。鱼类的氧气消耗与鱼类的种类、年龄、体重、性别和活动水平有关,也与水体的温度、溶解氧、二氧化碳、pH值等因素有关系。 一,影响鱼塘溶解氧变化的因素。由于光照强度的影响,池塘上层水的光照强度一般在白天较高,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较强,溶解氧较高;但由于下层光照强度减弱,且由于热阻力,上下层水体不易对流,溶解氧较低。特别是在高温季节,上下层水温差很大,底层水体溶解氧很小。同时,水体中溶解氧的水平在白天和晚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夜间水体上层水温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,密度增加,产生密度流,中下层水体溶解氧逐渐受到凌晨,而上层水体溶解氧降低。 季节性气候变化对水溶性氧气的影响与季节性气候密切相关,尤其是夏秋季节,水温较高,投饵量增加。由于鱼类排泄物和残饵的积累,池塘下层水溶性氧气很低,水和底泥中的微生物、浮